我們的教育系統,逐漸走向多元思維,鼓勵打破套裝模式的灌輸,但面對孩子在各方面的「多元思維」,若不是維持標準答案,便是以簡化的方式應對,這是當今教育最遺憾之處。
文 / 李崇建
洋蔥是個活力男孩,上課時總有獨到的見解,回答總和一般同學不一樣,引來眾人譁然或大笑,自己卻冷靜的出奇,像個冷面笑匠。
我很喜歡他來上課,為班上帶來不一樣的思考,讓課堂的思緒活絡許多,引發熱烈討論。但是除了在寫作班上課,洋蔥並不喜歡上學,他覺得學校老師很「機車」,頭腦灌滿水泥,很會找學生麻煩。
有一日他整節課悶悶不樂,帶著憤怒來上課,我問他發生什麼事了?他欲言又止的歎了一口氣說,「阿建老師,如果你是我學校老師就好了。」
怎麼回事呢?
原來洋蔥違反校規,學校要記洋蔥小過一支。
「根本就不合理呀!校規一點道理都沒有。」洋蔥忿忿的說著。
洋蔥穿了超短襪(或稱踝襪)到學校,被老師抓到了,因為校規禁止穿超短襪。之前老師糾正洋蔥兩次,被老師罰「愛校」掃地,第二次記警告一支。洋蔥本不以為意,覺得無關痛癢,但是老師第三次找上他,要他上學務處約談,並記小過一支,他覺得老師找麻煩,憤而問老師,「為何不能穿超短襪?」
老師回答,「學校規定就是這樣!」
洋蔥打破沙鍋問到底,「那校規為何這樣規定?」
老師思索了很久,告訴洋蔥,「你不覺得穿這樣很噁心嗎?」
洋蔥說,「不會呀!我覺得超好看的!」
質疑校規怎麼辦?
我們的教育系統,逐漸走向多元思維,鼓勵打破套裝模式的灌輸,但面對孩子在各方面的「多元思維」,若不是維持標準答案,便是以簡化的方式應對,這是當今教育最遺憾之處。
當孩子身處課堂,面對標準答案質疑,大人簡化的答案,或者不恰當的情緒反應,都無法幫助孩子發展深刻思維,教學只是淪於套裝知識與權威的組合。
當孩子身處學校,面對規則質疑,大人的應對若僅是簡化成套裝程式,不僅無助於孩子發展尊重群體的限制,養成美好的品格,更無法培養深邃的人文素養。
然而,大人也對孩子質疑規則最感頭疼。
因為我們成長的年代,哪裡容許質疑規則?無論規則多麼無理,我們都被教導要遵守,除了少數的特權階級。但現在時代變了,電視上我們經常可見人們衝撞體制?反對規則?這是開放社會下的產物。孩子耳濡目染,卻鮮少有人帶他們分辨細節,自然教養了一大部分困惑的孩子。
我在各處演講時,常以洋蔥質疑校規,「為何不能穿超短襪?」詢問聽眾,該如何應對?通常教師若不是嚴格執行,就是帶著一股情緒、或者帶著期待去說服孩子。但教師通常招致學生反彈,或者讓學生避之唯恐不及。
也有教師視而不見,因為本身不認同這條校規。如此一來,教師群的態度並不一致,什麼樣的校規,還需要看什麼樣的人執行?要看看教師認同與否?這就像家裡有一條規矩,媽媽嚴格執行,爸爸因為不認同而迴護孩子,會演變成什麼樣的局面?又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呢?
還有教師以討好或打岔的姿態面對,若非苦心哀求,就是嘻笑以對,教師的尊嚴與權威便瓦解了。
那該怎麼面對呢?這的確是個不容易面面俱到的課題。
洋蔥感歎地對我說,「如果你是我學校老師就好了。」
我注視著他,「如果我是學校老師,會有什麼不同?」
洋蔥說,「至少不會那麼機車吧!」
我告訴洋蔥,「如果我是你學校的老師,我會按照校規處置你。」
洋蔥詫異的問,「為什麼?」
我很認真的告訴他,「因為這是校規。」
「難道你也同意校規,不准我穿短襪?」洋蔥困惑的問。
「不,我還滿喜歡超短襪!」
「那你為何還要照校規處罰?」洋蔥大惑不解。
(未完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