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生存的應對姿態-超理智 

本節資料整理自Virginia Satir, John Banmen, Jane Gerber, Maria Gomori (1998). 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;John Banmen (2008).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訓練課程實務研習手冊─助人專業工作者專用。

 

求生存姿態源自一個低我價值和不平衡的狀態。當我們遭遇口語的或非口語的、感覺到的,以及推測來的威脅時,為了保護我們的自我價值,我們選擇採用生存姿態來對抗威脅。其實我們採用這些求生姿態,我們是在嘗試得到他人的接納,同時隱藏我們絕望的渴望,以感覺到與他人聯結。求生存姿態就像是自我表達與自我壓抑間的一個不確定平衡。

薩提爾模式由此發展出溝通姿態的概念,以誇張的方式示範人們自我價值的內在感受。以下將分別介紹各種生存姿態:討好、指責、超理智和打岔;第五種是一致。

這姿態最突出的特微是毫無人性地客觀。當我們用超理智時,我們不允許自己或別人注意感受。我們處理衝突的方法是引用研究或數據來證明我們永遠是對的。這反映出社會規條:成熟就是不受動搖、沒有七情六慾,而這常被誤解為理智。當我們超理智時,我們從人群裡退縮,且受苦於孤單。

語言:理智,邏輯而客觀的、強調學術性、重視規則和正確性、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長的解釋、避開有關個人或情緒上的話題、複雜的語術:「人一定要講邏輯。」

行為:僵硬刻板、固執、操縱、喜歡提出建議、威權、一絲不苟、不帶人性的客觀、說教、理性、分析事理、講大道理、好辯

情感:僅顯露少許情緒、內心極為敏感、孤單的、孤立感、空虛的、害怕失去控制、易顯示脆弱的、冷靜、沉著、不慌亂

自我概念:低自我價值、缺乏自信、遠離自我、感到缺乏控制、無法表露感受

資源:有知識的、注意細節、解決問題、理智

常見的心理:憂鬱、心理疾病、強迫心理、強迫行為、自閉症、社交退縮、缺乏同理心

反應:忽略「自我」及「他人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靈園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